更新时间: 2024-12-03 作者: 行业新闻
为加强和规范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管理,妥善处置好政务服务中心各类突发事件,保障政务服务中心干部职员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预案适用于政务服务中心内所涉及的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性质较为严重的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具体范围如下:
(一)预防为主。根据工作范围和特点,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日常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健全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做好应急物资保障,提高防范及快速处置能力。积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二)加强领导。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由政务服务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牵头指挥,按照分工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应急处置,对不作为、延误时机、组织不力等失职、渎职行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快速反应。建立反应灵敏、灵活应对机制,事故发生后,政务服务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刻到达现场,对事故做多元化的分析研判,并组织力量作出快速反应,以最短的时间、最大的效能,安全有序地实施救援,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等级,把损失程度减到最低限度。
(四)安全有序。在统一指挥下,第一时间疏散现场群众,抢救受伤人员,避免过度惊慌与混乱,最好能够降低人员及财产危害。现场救援各有关部门应协同查明原因,排除险情,确保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
成立政务服务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小组成员为各进驻单位(窗口)负责人。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政务服务中心突发安全事件的险 情,决定是不是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紧急组织防险抢险、抢修排险、防灾抗灾、防暴处突等工作;执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有关政务服务中心重大突发安全事件的预防抢救任务。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中心分管副主任任办公室主任,中心各科室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
办公室主要职责:督促、检查政务服务中心各进驻单位、局 各科室对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准备的落实工作;协调各应急保障部门为应急处置提供通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物资能源、治安维护、技术上的支持等保障工作;做好对突发事件的险情调查、监测和预防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启动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对一般性安全事故,由办公室及时协调处置;做好事件有关的信息报告、联络、接待等各项日常事务工作。
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相关窗口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区域值班主任报告,由值班主任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紧急状况下,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有义务第一时间通过110、119、120等急救电话和其他有效途径报告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行先期处置,同时根据事态发展,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领导小组。
快速:最先发现、接到发生突发性事件的当事人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不得拖延。
续报:要根据事件的事态发展状况,始终做到信息及时续报,直至事件妥善圆满解决。
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事件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伤亡等以及别的需要报送的事项。
接到政府发布的后,领导小组应及时召开应急会议,宣布进入临震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1.及时组建地震应急领导小组及其救援机构,并召开会议,通报震情趋势,部署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2.配合有关部门对政务服务中心的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措 施和特殊保护,确保震时受到破坏的程度最小。
4.发生地震时,应及时组织疏散政务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员和办事群众,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广场避难,而后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清点人员,并安排抢救伤员,控制现场,进行自救。
5.在事态稳定后,应立即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报告受灾及应急处置情况,及时通报震情。
6.尽快组织人员,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公共秩序,保护政务服务中心重要文件、档案、资料和重要设施。
7.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后,要确保伤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干部职员情绪稳定,得到妥善安置,并及时回到正常状态的工作生活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1.工作人员发现火源或自动消防报警系统发出报警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迅速赶赴现场确认火警的真实性和火灾情况,并迅速报告领导小组。
2.火灾发生后,第一发现险情的人员应立即通知身边工作人员报警,如火势较小,应迅速采取比较有效措施组织灭火,同时呼叫最近的工作人员参加救援工作,并保证自身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立即组织人员有效灭火,抢救物资等;火势较大或不能扑灭时,应立即拨打110、119报警,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疏散过程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灼伤。随后立即将情况上报领导小组。
3.领导小组接到火灾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统一指挥,调动公安、消防、医疗等有关部门做好救灾工作。
4.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负责对事故原因、处置过程中的救援需求等做出综合性的评估,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争取救助。
5.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清理现场,及时安排有关部门修复受损设施,尽快恢复政务服务中心正常工作秩序。
1.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安全保卫人员在下班时要认真仔细检查门、窗是否关闭严实,有没有渗水和漏水现象。
2.当出现暴雨天气时,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保持电话畅通,做好投入抢险准备。
3.当发生洪涝灾害时,应迅速将政务服务中心有价值的设施 设备、资料等转移到安全地带。待水涝退去后,及时清除杂物,打扫卫生,对政务服务中心及办公区、机房等做消毒,防止传染病的传播,疏通出入口,尽快回到正常状态工作和生活秩序。
在大厅入口处配备防爆叉、抓捕器、盾牌等反恐防暴器材,当政务服务中心发生打架斗殴、醉酒滋事、盗窃、抢劫、暴力伤害等情况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政务服务中心保安人员或政务服务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事态情况作出现场处置,并报公安机关,如事情重大应立即上报领导小组。紧急状况时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采取适当处置措施或协助有关人员实施处置,处置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3.注意保护现场,不让任何人触摸现场痕迹和移动现场的物品,发现作案工具及赃物应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4.若嫌疑犯已逃离现场,应尽可能记清人数、面部及身体特征、衣着特点、所用交通工具及型号、号牌等特征,并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1.当政务服务中心发现可疑包裹、爆炸物及其他危险物品(统称可疑物)时,发现人或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在场保安人员或市政务服务中心报告,并及时报警。
2.保安人员和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定要尽快赶到现场,设置隔离带,在确保可疑物品不被触动的情况下对可疑物品进行全方位检查判断。
3.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疏散时做到有序撤离,要避免拥挤,以免发造成伤亡。
4.目击工作人员应尽量识记可疑物发现的时间、大小、位置、有无人动过等情况,如有可能,用手中的电子设备做照相或录像,为警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在政务服务中心区域内发生突发性事件(群体性、群体性、群体性暴力事件等)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立即掌握事态情况,控制事态发展,并向领导小组报告。根据事态发展,领导小组要立即处置,并调集有关部门到现场参与处理,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3.发生群众,自残(自杀、、自爆)等暴力行为时,领导小组要及时制止并报警,在事态失控时,要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位置,保证人身安全和大厅财产安全,等待公安部门前来处置。
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微博、行政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平台若出现网络系统被破坏或瘫痪的情况,黑客攻击或盗用账号随意发布信息的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调集市委宣传部、网信办、电子政务中心、移动公司、电信公司做处置和抢修,确保网络安全、稳定、有序运行和畅通。
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并通知保卫人员打开所有安全通道门。安排人员快速有序撤离,按照一楼大厅人员按照东侧窗口工作人员走一号门和二号门、办事群众走三号门和四号门、西侧窗口工作人员走四号门和五号门的方式快速依次离开大厅;二楼人员在 安全员组织下,按照大厅办事区人员走七号门、不动产和住房公积金办理区走六号门的顺序,按两路纵队沿楼梯两侧快速下楼,按就近原则撤离。撤离安全通道如附件所示。
各安全通道疏散指挥人员安排:一号门口田春,二号门口黎渊,三号门口马芝丽,四号门口邢飞、王华,五号门口武芳,六号门口王勇,七号门口马莹莹。
政务服务中心突发性安全事故发生后,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将事故发生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并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分别予以上报,并视情况及时来更新上报。书面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重大突发紧急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信息发布由领导小组直接负责,其他科室、个人不得任意对外发布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指令对外发布信息。
主办:固原市人民政府 承办: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